从互联网情怀到当代国学
台湾国学大师冯沪祥,他曾任蒋经国的贴身秘书,还曾任中华两岸和平促进协会会长;他在哈佛、哥伦比亚等高校讲过学,是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名誉理事长,也曾是台湾立法院最高顾问;他曾备受委屈,却以“忍辱波罗蜜”来安度;他曾历尽沧桑,却以“无上般若智”来察照。
他毕生围绕着传奇与争议,这些传奇与方东美、与李敖、与陈鼓应,与台湾历届总统如蒋经国等人的关系联系在一起。但我们更应该珍视与关注的其实是冯沪祥老师的学问。今天他来到杭州,我们有幸对这位充满传奇与故事的国学大师进行一次专访,聊一聊国学与80后90后00后、与互联网互联网思维……国学会成为21世纪的灯塔吗?
或许你是冯老师的铁粉,或许你是国学的爱好者,或许你对他一无所知、却对即将发生与探讨的问题兴致浓郁……那么,你不用悲伤没能亲临现场,可是,你一定不能错过……因为,趣看将会对本次访谈进行全程视频直播。
下面是本次专访的大纲,仅供参考:
访谈目的:
问道大师:从互联网“情怀”到当代国学
访谈时间:
2014年9月18日 上午9:45
访谈地点:
中国·杭州
访谈对象:
冯沪祥教授
访谈工具:
手机(现场直播)
访谈专题:
一、正解国学
1.‘去中国化’是很悲哀的,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”……那么究竟:“什么是国学呢?”
2.国学就是儒学,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:认为国学是融儒道释三家于一体。关于这种争论,冯老师您怎么看,到底国学的源头与范畴在哪里?
二、国学会成为21世纪的灯塔吗?
1.国学不但是振兴中华、建设和谐社会的法宝,而且是弥补西方文化之缺陷,匡救世界之良方,并宣布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,事实真是这样吗?
2.如果用国学来梳理当代社会,是不是能够还原社会一种更加和谐更加安详的状态呢?
三、国学与80、90、00们
1.国学在时下青年眼中,实在没什么魅力,比起国学,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追明星、打游戏、逛街购物……不知道台湾的青年是不是也这样?
2.对《百家讲坛》,褒贬不一,有人觉着意义深远,有人认为不合时宜,到底国学与青年有着怎样的意义,青年为什么要学习国学?
3.现代青年嘴里常常挂着“孤独”、“信仰缺失”这一类的词,其实也反映出他们精神世界的贫瘠,不知道国学是否能根治他们的孤独,为他们带来信仰?
4.现代青年特别热衷于对时尚的追求,不知道国学是不是也有时尚的一面,是不是也能切合现代青年的喜好帮助他们学习国学呢?
四、国学与互联网思维
1.互联网业界推崇的“情怀”,是不是国学在这些菁英身上的一种表现呢?
2.简约美和人性化,这与国学有不少的暗合之处,是否所谓的互联网精神其实是国学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延伸形态?
3.国学与互联网这看似并无关联的两种东西,是如何联系到一起,国学的精神追求怎么就促成了马云在互联网上的成功呢?
五、国学与社会化网络传播
1.利用传统渠道传播的国学,与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、信息获取方式都是不对称的,对此又有什么新的想法?
2.如何让国学回归到普通大众的生活学习里,趣看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难题?